NG体育学术资讯汇(2023年5月)
更新时间:2023-05-26
NG体育《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是全球首个聚焦遗产教育模式创新的国际奖项,2022年由WHITRAP与IUCA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旨在以遗产教育模式创新为切入点,通过遗产、科技与创意的深度跨界融合,推动遗产地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主办方: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 HKIC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曼谷办事处
面对气候变化、经济衰退、全球疫情等诸多挑战,亚太地区的遗产管理需要调整方式,并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培训将在 UNESCO文化遗产管理能力框架下,为遗产工作者的技能提升讲授文化遗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创新工具、优秀实践和案例研究。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创意诠释历史建筑的蜕变与重生。这次文化交流盛会将汇集各地保育专家、政策制定者、理念革新者和研究人员,分享与讨论来自世界各地的项目研究(其中包括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皇都戏院)并探讨当中的创新管理和未来趋势。
主办方: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ICCROM、荷兰声像研究所 NISV和AVP公司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ICCROM与荷兰声像研究所 NISV和AVP公司即日启动招募可持续数字遗产计划 SDH学习伙伴,以推广提高世界各地数字遗产可持续性所需的技能。SDH作为 ICCROM最新的能力建设计划,旨在收集和传播数字遗产保护与创造性利用的策略和工具。SDH计划提出了整合跨行业知识和技能的“可持续性飞轮”模型,为数字遗产的长期保存提供能力支撑。本次计划招募四家文化创意产业机构,每家2-3人参训。
会议议题包括: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路径;基于对传统的预防性和补救性保护方法和技术再评估的可持续性更强的方案;利用当地、天然的材料减少消耗、避免一次性使用和有害材料;降低能耗的创新途径;国际、跨学科的合作模式,提高同社区的专业互动;文物保护的虚拟网络和线上工具的有效使用;社区和不同社会实体在遗产保护中不断提高的作用和参与;文物保护专业培训项目的建立和维护。
全德51处世界遗产地将邀请公众通过导览、展览及线上线下活动等形式,一同探讨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性的问题,并向社会展示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抽象概念背后的具体内容,从而永续利用地球资源、建设更公平的社会。
主办方:沙特阿拉伯文化部,教育、文化与科学国家委员会和沙特阿拉伯遗产委员会
本次论坛的主旨目标是深化青年学者在下一个五十年中保护、保存和弘扬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知识与能力,在当地和国际专家的参与下,青年论坛将通过一系列演讲、圆桌会议、讨论和实地考察调研的形式,推动青年学者探讨当下管理遗产生态的重要挑战,讨论未来遗产保护的最佳实践与共同解决方案。
分主题:世界遗产与气候变化,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世界遗产的多样性与代表性,世界遗产的数字维度
主办方: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分主题:1、建成遗产保护与活化2、城市有机更新与老旧街区再生3、乡村振兴中的传统聚落再生4、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视角下的保护与再生5、批判性保护的理论与途径
主办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外文局、福建省政府新闻办、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泉州市人民政府
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主视觉以“海丝扬帆 光影天成”为核心理念,以扬帆起航的 “福船”开启纪实影像的美学征程。文明碰撞融合,繁衍生生不息。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继承海上丝绸之路所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在新时代以国际纪实影像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连通世界、促进发展,为增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
打破时空隔阂,对话美好生活。以物之貌,为生活增添乐趣和色彩;以史为鉴,可持续地开拓更美好的未来。作为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活动的一部分,四川博物院在线上举办“让文物“活”起来——文物cos等你来play!”活动,参与者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也可由人扮演),摆出和文物相似的造型,或把文物形象cos成其他形象或物品。
《写给孩子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莫高窟·大运河》《写给孩子的世界遗产:西湖·故宫·鼓浪屿》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